2015年2月26日 星期四

新莊保元宮奇遇記(2)


(圖:保元宮提供)


1月26日下午前往保元宮拍了很多值得紀錄的文物和法器後,

得知晚上他們要整理內部,所以我可以趁此機會一窺堂奧~

當天晚上我忙完手邊的事情己經將近半夜12點了

在不確定的情況下傳了訊息給連大哥,問是否還方便過去~

沒想到他們居然都還在~還沒有結束喔!



(有圖有真相~真的是關廟門的喔~好奇妙的感覺說~第一次被關在廟裡面~)


接下來的時間~我們請了開基的中壇元帥

還有開基的二尊池府王爺以及軟身的註生娘娘和婆姐

卸下祂們的衣帽,讓我得以窺見這些百年歷史神明真實的樣貌

請大家放心~每一尊神明都是有擲茭過~神明同意後才請下來的~



(卸下衣帽的太子讓我覺得很親切~因為年代非常久遠了~很多地方己有損傷~需要好好保護阿~)



(其實我們都很小心亦亦的~深怕會弄傷神尊~)


(中壇元帥的背面~其實蠻可愛的耶~)



(拍完照後要把衣帽再穿回去~這兩位先生真的很小心的幫太子穿衣帽唷!)




(穿一半~他們說太子的肚兜裡有很多寶物~也有平安符~有緣人可以向太子求喔~) 




(就是這個小肚兜~小小一件有一個小小口袋~裡面裝的東西還不少)



(穿好衣帽的太子整個就是帥氣了起來耶~)




(開基的池府王爺~跟原本想像的不太一樣~)




(卸下衣帽的神尊都有不一樣的氣勢)




(持金鞭的池府王爺相傳是具有治水法力的,新莊街上的大廟幾乎都是面對著大漢溪,而保元宮卻是向著水流的方向面對著新莊街坐鎮著,有一晚我再度造訪保元宮,站在天公爐前拍下這個景象,我相信王爺百年來是這樣子看著守護著新莊街上的居民,讓居民們免於水患之苦,可以在這條街上安居樂業代代相傳~)


(面對神尊,每個動作、每個接觸,都必須是細心和用心)



(最後是美麗的註生娘娘~還有讓人感覺溫暖的婆姐)




(卸下外衣的婆姐~是不是真的讓人覺得像媽媽一樣溫暖~腳下的小孩則是個光溜溜的小男生~反應出人們對於傳宗接代的祈望!)




(保元宮的註生娘娘是軟身的神像,四肢都可以動喔!)




(感謝註生娘娘願意讓我看看他的鞋子,感覺好有氣質~)



(有看到神尊跟椅背中間的那塊白白的軟墊嗎~其實其它的神像在很多我們看不到的地方也都有放一些保護措施的,這都是為了要保護神像唷!畢竟都是有年份的,不能有損傷了!真的不得不佩服工作人員的用心~)


拍到這裡時,時間已經是將近半夜3點了,

因為神尊請下來後穿脫都是要很小心,都需要花費一點時間的,

對我而言,可以看到這些百年神尊真實的樣貌固然很吸引我,

但最後最令人感動和回味的,卻是當下看到在場的人員們跟神明之間的互動和氣氛


因為自己在導覽新莊,原本一心只是覺得有機會可以紀錄保元宮的文物和神尊而感到開心

真的開始紀錄後才發現,令人感動的

是這些神明孩子的用心、是那些從他們口中敘述出保元宮的故事

是生為在地人感受到神明百年來對我們的眷顧


幾天後連大哥告訴我民國60年的時候國外有雜誌來採訪過保元宮的過火儀式

我看到訊息時,根本眼睛為之一亮,後來連大哥傳了翻拍的照片給我看

民國60年,我都還沒出生咧~看到雜誌上的照片,

覺得當時的過火儀式真的好盛大,人山人海的~









做為一個單純的紀錄者而言,第一次接觸保元宮,看不出其獨特性

既不是古蹟廟宇,對比其它新莊街的老廟,它留下的古蹟其實相對是少了點


過火儀式雖然特別,

但沒有深入的去了解每一個儀式、每一個法器甚至每個動作背後所代表的意義

那就只是個外行看熱鬧的活動


更何況現在的廟會熱鬧,一陣比一陣還熱鬧、有看頭,更容易吸引人們的目光

這些傳統的文化儀式,在不了解其意義下,就會顯得冗長而嚴肅、沈悶,不那麼吸引人了


也因為如此,在走讀新莊的過程中,不斷的感受到文化傳承斷層的急迫性

但是也看到許多人是默默努力的傳承中,是令人感動的~


做為一個自稱也是神明孩子的我,因為接觸了保元宮,

對很多事有了不一樣的看法、不一樣的感受,

因而更愛新莊這塊土地和人事物


為了要寫保元宮的文章,幾乎每天都有一段時間看著電腦和手邊資料發呆

不知道如何下手,不知道怎麼才能寫出我想表達的保元宮


前幾天我帶著多多去跟太子撒嬌~(有圖有真相~真的有多多)

跪在太子前,本來紛亂的心,沈靜下來了,其實祂也沒告訴我答案阿~

但我卻信心滿滿的帶著愉快心情回家~哈哈


(你也喜歡太子嗎?記得買多多來跟祂撒嬌喔~)

保元宮奇遇記就寫到這裡了~

但保元宮的紀錄還沒結束

今年我會盡可能的努力紀錄下宮裡的活動

希望可以用我能懂,一般人都能懂的方式寫出那些我也有點霧剎剎的廟宇文化~


(文:蔡婉筠)







2015年2月25日 星期三

新莊保元宮奇遇記(1)

(夜晚的保元宮)

生為新莊在地人的我,不知為何對新莊保元宮一直都是不太熟悉

唯一的印象是中壇元帥生日前都會有熱鬧可以看~

可能是因為住的地方離的比較遠吧!這是我自己下的註解~


上個月的導覽我負責保元宮解說的部份

所以在導覽前自己前往一趟保元宮,想要將導覽的內容整理的更完整些,


其實從11月份開始我就一直處於生病的狀態

那天精神卻出奇的好,一直有個動力催促著我快點去完成工作

東拉西拖的我還先去了好多的地方,最後一站才到了保元宮


到了保元宮向眾神明請安問好後~開始東拍拍西看看

我走到廟前的廣場旁研究清代時期遺留下來的石碑


突然有兩個人走了過來,問我是文史工作者嗎?

就這樣開啟了我與保元宮的緣份

後來才知道,其實他們兩位早就己經要離開了~正要離開時看到我在看石碑

直覺一般人不會去看石碑,應該是做文史工作的人

才過來跟我打招呼~其實是想來跟我講石碑的事啦~(這是另一段故事)


這兩位朋友,我該說他們是保元宮的工作人員嗎?還是該說他們是神明的孩子呢?

(以下簡稱一位是包子先生、另一位是為了讓我了解保元宮及過火儀式不斷回答我很多奇怪問題的連大哥)


總之~他們熱心的跟我介紹有關於保元宮的一切

搬出了許多值得紀錄的文物跟法器出來讓我拍照


各位看倌~看看那天下午的收穫吧!





(以前小廟時的天公爐~很大一個~看起來很有年份)



(過火儀式中所使用的法器~從前到後是五營和外營旗,旁邊是法索,再來是哪吒鼓、七星劍、馬鑼、天尺,最後是歷代法師所穿在身上的肚裙)
(右上角那位包子先生不斷努力的從櫃子裡挖寶阿~很感謝他那麼熱心)




(先賢聯~看起來就年代久遠!名字能寫入先賢聯的一定要有在三壇小法服務至少10年以上才有資格喔,每年過火儀式的火堆都是由這些歷代的先賢守護著~)




(舊的要好好保存~所以做了一個新的先賢聯)




(頭旗-以往新莊街每間廟宇都有自己專屬的陣頭,保元宮則是金義安社,由一群船班所創設的,現此社己解散)




(約20年歷史的保身符,參與過火儀式的人會拿到~而且是布的喔~很特別)




(那天我覺得這盒子就像是個小叮噹的寶物袋一樣,
從裡面拿出好多古早的東西,他們說連盒子本身都有年代了~)




(五營及後方的火德星君令牌,過火時會請出來~)



(歷史的見證-乾隆41年)


以下為保元宮及過火儀式的介紹

歷史源流發展概況
新莊保元宮位於新北市新莊區中正路143號。主要奉祀池府王爺及中壇元帥。相傳早年新莊常因大嵙崁溪氾濫成災,民間深受水患之苦,當時有池府王爺的王船因大水從新塭庄漂流到「茄苳腳」(以行政區域而論,今日隸屬於新北市新莊區文明里),當地居民認為池府王爺可以鎮水患,遂於西元1776年建廟,後來增加奉祀渡船班的中壇元帥,亦即李哪吒三太子。
新莊保元宮的廟會慶典活動有農曆6月18日的池府王爺聖誕,會舉辦祝壽活動。另外,農曆9月9日為中壇元帥聖誕,會在前二天舉辦遶境活動,並於聖誕當天舉行傳統的「過炭火儀式」,新莊地區俗稱「弄過火」,過火的用意為洗滌神明週遭的汙穢,並增添威靈,達到除穢及解厄的作用。
儀式過程及重要特徵
參加弄過火的成員,必須具備虔誠的宗教信仰及對民俗的熱愛,利用晚上的時間集訓,成員除了要學咒語也要會操作法器,是純義務性質,參與弄過火的成員需要先在家裡沐浴更衣再到廟裡。9月9日當天上午會先行在前殿左護龍窗前設案桌,擺設五營旗、法器及供品,案桌下供奉虎爺,案桌右側牆面懸掛「先賢聯」供信眾祭拜。
新莊保元宮的過火儀式頗具特色,炭火堆位於保元宮與戲臺之間,將木炭堆高成山錐形的炭堆,撒上檀香粉末而非鹽米,再經過敕符、讚誦及安五營方位等,並由監壇帶領三層鼓人員繞行火堆並念咒語鼓聲不停,以及跪拜火堆請觀世音菩薩及雪山聖者降臨,以甘露水和雪霜壓降火堆烈焰,再視當天實際情況,成員快速地從火堆踏火而過,過火的次數最多不會超過三次,會視炭火踢開後的狀況而定。
過完火後所有工作人員會將身上所放的金紙符投入火堆,在火堆前念燒金紙咒,並向先賢稟告過火儀式平安完成,以及回到壇前請稟所有降駕前來的神明,舉行犒軍並「舉杯換盞」,由現場人員一飲而盡保佑身體健康,並擺放「馬草與水」於案前地上,象徵給予兵馬糧草和飲水,感謝兵馬的辛勞,整個過火儀式才算結束。

(資料來源:文化資產局)


保元宮的過火儀式己被文化局列為民俗無形文化資產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賦予「無形文化資產」的定義為:

人類社群團體因其生存環境、與大自然互動及生存歷史條件

所創造出來的一種世代相傳的文化傳統

這種文化傳統帶給這個社群團體一種認同與延續感;

無形文化資產的保存可以促進文化的多樣性及人類的創造力。


無形文化資產存在於下列型式之中:

以語言為媒介的口傳或口述傳統、表演藝術、社會習俗、祭典及節慶活動

有關自然宇宙的知識與習俗。


為了想要紀錄保元宮,我幾乎常常騷擾連大哥(笑),每天都有不同的問題

他不只一次跟我提起,很多的傳統跟儀式都是老先生口傳下來的

這也造成了要如實用文字紀錄下來的困難~


看了上面文化局記錄的過火儀式是不是還是覺得有點模糊~

其實我也是~哈哈~(感覺要被連大哥敲腦袋了!)

即便有人可以不斷的讓我問,我很多時候還是搞不清楚狀況阿~

不過沒關係~今年~一整年的時間~我會好好的參與保元宮的活動~

屆時再來跟大家分享~


等等~你們以為故事結束了嗎?還沒耶~~

我拍了一堆東西~之後到內殿我拿起手機想要拍神像~

他們告知我晚上關了廟門後,他們要整理內部,我可以進去拍攝神像

這麼難得的緣份~我當然是一口就答應了~~

於是當天晚上我又再度拜訪了保元宮~


~請連結以下續集~


http://goxhq.blogspot.tw/2015/02/2.html


(文:蔡婉筠)



1月份的走讀紀錄

1月份對於遊藝隊來講也是個很忙碌的月份

1月10日是新莊社大的校慶活動,為了這場校慶,開了好多次會議

最後校慶活動在順利愉快的氣氛中圓滿了~

在遊藝隊的攤位中,我們對民眾介紹了新莊各個景點

令人印象深刻的,有一位女士,他告訴我們他是新莊的在地人

一直在尋找像我們這樣的團體,他有好多的故事想要分享

講著講著,他的眼眶紅了..其實我的眼眶也紅了.

我很了解他的心情,一種深愛著家鄉的心情,

我們開心的邀她一起加入我們,期待開學後的相見~

那天大家都很忙碌~只留下一張合照





接著校慶過後,1月13日我們安排了下街的走讀

這次的走讀,讓我們當場決定1月份的導覽活動就決定帶大家來認識下街

可見我們深深被這個地方吸引了阿~~



(我們在保元宮裡,副主委熱情的招呼我們)


(副主委招呼我們進入內殿,第一次近距離的接觸保元宮的太子
沒想到就此與祂結下了緣份~)


(這天的天氣非常的好~我們的心情也像天氣一樣)


接著1月17日,我們跟著洪同學的哥哥來認識新莊

他們的祖父是北部相當有名的廟宇彩繪師-洪寶真先生

他們的父親,洪詩榮先生也傳承父業,也是有名的彩繪師

我們曾到洪大哥的家中拜訪,洪大哥拿出安金的金片跟器具讓我們參觀

當時我們大家真是看的目瞪口呆

這些東西都太珍貴了~

從他們後代子孫的口中慢慢挖掘出那個時代的生活

那個年代屬於他們的故事

也由於洪同學他們從小就是住在新莊文昌祠裡

所以洪大哥帶領我們認識新莊就從文昌祠開始囉~

這天洪大哥告訴我們很多關於廟宇彩繪的眉角

彩繪圖案以及廟宇建築等等的涵義








(新莊媽祖廟的門神就是出自洪大哥父親洪詩榮先生的作品,大家圍著門神細細研究)


然後時間來到1月27日,我們特地請陳玉章大哥來帶領我們再走一趟下街

這一天我們去了很多沒有去過的地方






(農會裡的農村文物館,在裡面讓我們玩的不亦樂乎阿
只是這個文物館的開放時間是跟著農會上下班的時間喔~
所以晚上跟假日都是沒有開放的~有點遺憾)


然後我們參觀了華泰行食品工廠

這是一間做味噌的工廠~工廠裡很乾淨,沒有任何異味

所有的東西跟程序都井然有序的~

參觀中我問老闆從原料到做成可以銷售的成品

大概需要多少的時間?老闆告訴我大概要25天,將近一個月的時間

其實很令人感動阿~在這個充斥著化學、講求快速、食安問題的年代

這種需要靠時間醞釀出來的好味道,真的令人感覺溫暖






(我們要離開時,老闆熱情的送我們2箱的味噌,真的是好味道喔~)

接著我們又去拜訪了有德石雕

老闆看起來就是藝術家的fu,講起話來幽默溫暖

我對藝術並不在行,但石雕看起來真的都很美,很生動






(老闆娘也是個藝術家~送我們每人一本他的畫冊並附上簽名~讓我們這趟旅程收獲滿滿)

這趟旅程後,我們有同學在FB上分享了一段話,他說

平凡無奇的新莊街上,暗藏著多少的故事啊!
有七十年的味噌老廠
有彩繪師留下門神的神韻
有老農夫們的家當
實在太有趣了吧!


真的在每一次走入新莊街後,都有這樣的感受,

覺得新莊街真的深不可測阿~

一次又一次的接近它,一次又一次的被這條街上的人事物感動著~



最後來到1月份的最後一個行程,1月31日就是一個月一次的新莊街導覽喔~~

在日子接近前,網路上的報名大概就己經有50位民眾報名了~

當天我們在頭前庄捷運站集合~

最後大約也有40幾位的民眾,人數不少,對我們也是個挑戰~

這次導覽結束後,有不少朋友們私下來找我聊天給我鼓勵~

真的很感謝大家的參與~還有大家的建議跟鼓勵

我們會持續改進持續的努力~


因為當天拍照的相機照片還沒整理~~就先放幾張手機拍的照片吧~~





(第一站保元宮,我們商請了保元宮的法師來介紹保元宮特有的過火儀式還有過火的用具~非常難得一見唷!)


(然後阿瑞官粿店也被我們擠滿滿了!)

以上就是我們1月份的行程~~


紀錄下來除了是希望大家可以藉由我們的分享就像跟我們走入新莊一樣~

另外也是希望我可以不要忘記每次走讀新莊的感動

或許有一天我會因為受到挫折,忘了自己對新莊的使命感

我也許會因為跟伙伴間的溝通不順而感到灰心想放棄

但每一次再想起新莊街人事物帶給我的感動

我也會再度提起精神的~~

以上與大家分享


(文:蔡婉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