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的保元宮)
生為新莊在地人的我,不知為何對新莊保元宮一直都是不太熟悉
唯一的印象是中壇元帥生日前都會有熱鬧可以看~
可能是因為住的地方離的比較遠吧!這是我自己下的註解~
上個月的導覽我負責保元宮解說的部份
所以在導覽前自己前往一趟保元宮,想要將導覽的內容整理的更完整些,
其實從11月份開始我就一直處於生病的狀態
那天精神卻出奇的好,一直有個動力催促著我快點去完成工作
東拉西拖的我還先去了好多的地方,最後一站才到了保元宮
到了保元宮向眾神明請安問好後~開始東拍拍西看看
我走到廟前的廣場旁研究清代時期遺留下來的石碑
突然有兩個人走了過來,問我是文史工作者嗎?
就這樣開啟了我與保元宮的緣份
後來才知道,其實他們兩位早就己經要離開了~正要離開時看到我在看石碑
直覺一般人不會去看石碑,應該是做文史工作的人
才過來跟我打招呼~其實是想來跟我講石碑的事啦~(這是另一段故事)
直覺一般人不會去看石碑,應該是做文史工作的人
才過來跟我打招呼~其實是想來跟我講石碑的事啦~(這是另一段故事)
這兩位朋友,我該說他們是保元宮的工作人員嗎?還是該說他們是神明的孩子呢?
(以下簡稱一位是包子先生、另一位是為了讓我了解保元宮及過火儀式不斷回答我很多奇怪問題的連大哥)
總之~他們熱心的跟我介紹有關於保元宮的一切
搬出了許多值得紀錄的文物跟法器出來讓我拍照
各位看倌~看看那天下午的收穫吧!
各位看倌~看看那天下午的收穫吧!
(以前小廟時的天公爐~很大一個~看起來很有年份)
(過火儀式中所使用的法器~從前到後是五營和外營旗,旁邊是法索,再來是哪吒鼓、七星劍、馬鑼、天尺,最後是歷代法師所穿在身上的肚裙)
(右上角那位包子先生不斷努力的從櫃子裡挖寶阿~很感謝他那麼熱心)
(先賢聯~看起來就年代久遠!名字能寫入先賢聯的一定要有在三壇小法服務至少10年以上才有資格喔,每年過火儀式的火堆都是由這些歷代的先賢守護著~)
(舊的要好好保存~所以做了一個新的先賢聯)
(頭旗-以往新莊街每間廟宇都有自己專屬的陣頭,保元宮則是金義安社,由一群船班所創設的,現此社己解散)
(約20年歷史的保身符,參與過火儀式的人會拿到~而且是布的喔~很特別)
(那天我覺得這盒子就像是個小叮噹的寶物袋一樣,
從裡面拿出好多古早的東西,他們說連盒子本身都有年代了~)
從裡面拿出好多古早的東西,他們說連盒子本身都有年代了~)
(五營及後方的火德星君令牌,過火時會請出來~)
(歷史的見證-乾隆41年)
以下為保元宮及過火儀式的介紹
歷史源流發展概況
新莊保元宮位於新北市新莊區中正路143號。主要奉祀池府王爺及中壇元帥。相傳早年新莊常因大嵙崁溪氾濫成災,民間深受水患之苦,當時有池府王爺的王船因大水從新塭庄漂流到「茄苳腳」(以行政區域而論,今日隸屬於新北市新莊區文明里),當地居民認為池府王爺可以鎮水患,遂於西元1776年建廟,後來增加奉祀渡船班的中壇元帥,亦即李哪吒三太子。
新莊保元宮的廟會慶典活動有農曆6月18日的池府王爺聖誕,會舉辦祝壽活動。另外,農曆9月9日為中壇元帥聖誕,會在前二天舉辦遶境活動,並於聖誕當天舉行傳統的「過炭火儀式」,新莊地區俗稱「弄過火」,過火的用意為洗滌神明週遭的汙穢,並增添威靈,達到除穢及解厄的作用。
新莊保元宮的廟會慶典活動有農曆6月18日的池府王爺聖誕,會舉辦祝壽活動。另外,農曆9月9日為中壇元帥聖誕,會在前二天舉辦遶境活動,並於聖誕當天舉行傳統的「過炭火儀式」,新莊地區俗稱「弄過火」,過火的用意為洗滌神明週遭的汙穢,並增添威靈,達到除穢及解厄的作用。
儀式過程及重要特徵
參加弄過火的成員,必須具備虔誠的宗教信仰及對民俗的熱愛,利用晚上的時間集訓,成員除了要學咒語也要會操作法器,是純義務性質,參與弄過火的成員需要先在家裡沐浴更衣再到廟裡。9月9日當天上午會先行在前殿左護龍窗前設案桌,擺設五營旗、法器及供品,案桌下供奉虎爺,案桌右側牆面懸掛「先賢聯」供信眾祭拜。
新莊保元宮的過火儀式頗具特色,炭火堆位於保元宮與戲臺之間,將木炭堆高成山錐形的炭堆,撒上檀香粉末而非鹽米,再經過敕符、讚誦及安五營方位等,並由監壇帶領三層鼓人員繞行火堆並念咒語鼓聲不停,以及跪拜火堆請觀世音菩薩及雪山聖者降臨,以甘露水和雪霜壓降火堆烈焰,再視當天實際情況,成員快速地從火堆踏火而過,過火的次數最多不會超過三次,會視炭火踢開後的狀況而定。
過完火後所有工作人員會將身上所放的金紙符投入火堆,在火堆前念燒金紙咒,並向先賢稟告過火儀式平安完成,以及回到壇前請稟所有降駕前來的神明,舉行犒軍並「舉杯換盞」,由現場人員一飲而盡保佑身體健康,並擺放「馬草與水」於案前地上,象徵給予兵馬糧草和飲水,感謝兵馬的辛勞,整個過火儀式才算結束。
新莊保元宮的過火儀式頗具特色,炭火堆位於保元宮與戲臺之間,將木炭堆高成山錐形的炭堆,撒上檀香粉末而非鹽米,再經過敕符、讚誦及安五營方位等,並由監壇帶領三層鼓人員繞行火堆並念咒語鼓聲不停,以及跪拜火堆請觀世音菩薩及雪山聖者降臨,以甘露水和雪霜壓降火堆烈焰,再視當天實際情況,成員快速地從火堆踏火而過,過火的次數最多不會超過三次,會視炭火踢開後的狀況而定。
過完火後所有工作人員會將身上所放的金紙符投入火堆,在火堆前念燒金紙咒,並向先賢稟告過火儀式平安完成,以及回到壇前請稟所有降駕前來的神明,舉行犒軍並「舉杯換盞」,由現場人員一飲而盡保佑身體健康,並擺放「馬草與水」於案前地上,象徵給予兵馬糧草和飲水,感謝兵馬的辛勞,整個過火儀式才算結束。
(資料來源:文化資產局)
保元宮的過火儀式己被文化局列為民俗無形文化資產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賦予「無形文化資產」的定義為:
人類社群團體因其生存環境、與大自然互動及生存歷史條件
所創造出來的一種世代相傳的文化傳統,
這種文化傳統帶給這個社群團體一種認同與延續感;
無形文化資產的保存可以促進文化的多樣性及人類的創造力。
無形文化資產存在於下列型式之中:
以語言為媒介的口傳或口述傳統、表演藝術、社會習俗、祭典及節慶活動、
有關自然宇宙的知識與習俗。
為了想要紀錄保元宮,我幾乎常常騷擾連大哥(笑),每天都有不同的問題
他不只一次跟我提起,很多的傳統跟儀式都是老先生口傳下來的
這也造成了要如實用文字紀錄下來的困難~
看了上面文化局記錄的過火儀式是不是還是覺得有點模糊~
其實我也是~哈哈~(感覺要被連大哥敲腦袋了!)
即便有人可以不斷的讓我問,我很多時候還是搞不清楚狀況阿~
不過沒關係~今年~一整年的時間~我會好好的參與保元宮的活動~
屆時再來跟大家分享~
等等~你們以為故事結束了嗎?還沒耶~~
我拍了一堆東西~之後到內殿我拿起手機想要拍神像~
他們告知我晚上關了廟門後,他們要整理內部,我可以進去拍攝神像
這麼難得的緣份~我當然是一口就答應了~~
(文:蔡婉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